乡村医生邓海波:26年坚守!村民健康的“守门人”
2025-07-09 13:25:0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黄玲艳 | 作者:雷婉婷 黄玲艳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820

龙源临武客户端7月9日讯(记者 黄玲艳 雷婉婷)在临武县南强镇二八村,有这样一位乡村医生。26年来,他的脚步踏遍了二八村的每一个角落。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,他用10万次出诊、1172份健康档案,书写着“健康守门人”的坚守故事。今天,让我们走近这位让村民“随叫随到”的乡村医生——邓海波。

 

这天,邓海波跟往常一样,根据村里每位老人的健康档案记录,为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进行定期上门随访,这已成为他26年行医生涯中雷打不动的习惯。

南强镇二八村乡村医生邓海波介绍,在农村,大多以感冒、头痛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一些常见病、慢性病为主。每个季度,他都会对村里的老人做一次随访,监测血糖血压。如果有特殊情况的,也会上门问诊。

由于二八村老人居多,他们的子女又大多不在家中,为精准掌握村里老人的健康情况,从2012年开始,邓海波便为村里的患者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,监测病情变化,并为他们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和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和生活建议。这份份沉甸甸的档案,是他守护乡亲健康的“作战地图”。

邓海波说,通过档案建立对慢性病患进行有针对性地跟踪管理,目前,全村建档1172人,高血压建档115人,糖尿病建档44人。

今年是邓海波在乡村从医的第26个年头。1998年,邓海波从湖南省衡南县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医士专业毕业后,毅然放弃城市发展的机会,选择回到家乡,投身乡村医疗卫生事业。这个选择,源于一份对故土和乡亲的深情。

邓海波说,年轻时他也想去外面闯一闯,但是考虑到村子的乡村医生都上了年纪,没办法再继续给村民看病,他决定回到家乡,用自己多年来的所学,治病救人。

从医路上,邓海波发现,农村里的大多数老人对看病吃药往往存在顾虑,甚至有些抵触。为了叩开老人们的心扉,赢得他们的信任,邓海波选择从生活细微处着手。他主动帮老人代交话费、代购生活用品,甚至扛起煤气罐帮忙更换。这些看似与行医无关的“分外事”,却成了连接医患真情的纽带。通过日复一日的真心付出与耐心陪伴,村里老人们紧闭的心门逐渐打开,开始主动向他讲述自己的病情,并愿意接受他的治疗建议和健康管理。

 

邓海波说,现在,国家已经实行门诊统筹报账政策,村民只要交纳医疗保险,就可以享受医疗报账,尤其是针对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,有一些特定药品是完全免费的,当村民拿到免费的药,通过治疗,身体逐渐好转起来,他们心里面就特别高兴,慢慢地彼此的信任度就会越来越强。

村民邝开秀、邓贻仁表示,身体不舒服了就会叫邓医生过来,随叫随到,很负责,有他在大家就很放心。

除了慢性病管理,邓海波还时刻关注着村民的各种健康困扰。 村里感冒的人比较多,常年被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等症状困扰,四处求医问药却效果不佳。鼻塞成为了困扰村民日常生活的“顽疾”。为了帮乡亲们解决这一问题,邓海波分别去到了永兴、衡阳、山东等地进行学习,并结合自己的从医经验,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治疗鼻炎的方法。

扎根乡土,服务乡亲,是邓海波不变的初心;而不断学习,提升能力,则是他履行这份初心的坚实保障。从医26年来,邓海波一直秉持着“学无止境”的理念,不仅学习新兴的基层管理模式,更持续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。2021年他成功考取了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。今年1月,在临武县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,邓海波建立了标准化的村卫生室,崭新的环境、规范的布局,为村民提供了更加舒适、便捷、安全的就医环境,这也是国家政策落地基层、惠及百姓的生动体现。

“我觉得一个人没有一点家乡情怀,这份工作很难坚持下去,说不苦是假的,真的很苦,很累。但是这两年,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希望,希望国家能够加大乡村医生的扶持力度。”邓海波说,未来,他将继续坚守岗位,服务人民群众,直到这辈子做不动了。

编后语

26年,9400多个日夜,邓海波用脚步丈量医者仁心。从青春到白头,他守护的不仅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,更是一份对乡土最质朴的承诺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正是这些平凡坚守者用点点微光,照亮了农村医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向所有扎根基层的“健康守门人”致敬!

 

责编:黄玲艳

一审:黄玲艳

二审:李艳玲

三审:唐薇
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
要闻
时事要闻
主题报道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